[0002]陶瓷生产的核心工艺是“烧成”,陶瓷制品前期的制作再精良,若最后“烧成”一关出现差错,则会前功尽弃。窑炉是实现这一生产的基本工艺最关键的设备,是最影响制品质量、产量的设备之一,目前所使用的窑炉一般来说包括具有上开口的炉体和盖合该上开口的炉盖,在工艺投入生产之前,需要先根据实际的需求测量并设计炉体的大小,然后安装并投放使用,而当炉体的部分结构损坏时,则需要将炉体整个更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每条生产线所需要的炉体长度不同,所以要再重新定制炉体,重新进入生产的间隔较长。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拆装的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包括至少一个窑炉模块,每个所述窑炉模块包括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炉架、拼装在所述炉架上的炉顶盖和炉底盖及安装在所述炉架内的传输装置,所述炉架包括填充有隔热材料的炉侧壁、支撑所述炉侧壁的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装置,所述炉顶盖盖合所述炉架的上开口,所述炉底盖盖合所述炉架的下开口,所述炉顶盖、炉底盖和炉侧壁围设形成炉膛,所述炉侧壁上开设有进出料口,所述传输装置置于所述炉膛内且所述传输装置的端部深入至进出料口,所述支撑装置抵持所述炉底盖。
[0006]进一步的,所述炉顶盖包括上盖体和固定在上盖体上的上电阻带,所述炉底盖包括下盖体和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的下电阻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炉顶盖还包括将所述上电阻带固定在所述上盖体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顶端固定在上盖体上的杆体和固定在所述杆体上的抵持片,所述上电阻带夹持在上盖体和抵持片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的顶端贯穿所述上盖体,所述杆体通过固定片固定在所述上盖体上。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架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螺杆,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一端抵持所述炉底盖。
[0013]进一步的,所述炉顶盖和炉底盖分别部分嵌入至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为辊轮,所述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还包括驱动所述辊轮滚动的电机。
[0015]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每个窑炉模块由炉顶盖和炉底盖拼装在炉架而形成,而炉膛通过炉顶盖、炉底盖和炉架的炉侧壁所围设形成,以使该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呈积木式结构,可实现可快速拆装,且又能更换各部件,有益于节省本金和便于后期的维护,另外,由于采用窑炉模块,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连接多个窑炉模块。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可以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于另一视角上的剖视图;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5]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用于烧制陶瓷制品(未图示),其包括至少一个窑炉模块100,该高效环保型连续式辊道窑炉所采用的窑炉模块100的数量结合实际所需要的生成线的长度确定,当窑炉模块100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两个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窑炉模块100依次左右排列呈一排。
[0026]每个所述窑炉模块100包括具有上开口 11和下开口 12的炉架1、拼装在所述炉架I上的炉顶盖2和炉底盖3、安装在所述炉架I内的传输装置4及驱动所述传输装置4运行的电机5。所述炉架I包括填充有隔热材料13的炉侧壁14、支撑所述炉侧壁14的底座15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5上的支撑装置16。所述炉顶盖2盖合所述炉架I的上开口 11,所述炉底盖3盖合所述炉架I的下开口 12,该炉顶盖2和炉底盖3分别部分嵌入至所述上开口11和下开口 1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顶盖2为两块,该上开口 11内设置有隔板17,隔板17将上开口 11分隔呈两个子开口 111,两块炉顶盖2分别设置在隔板17的两侧,每个子开口 111呈T型腔,所述下开口 12的内侧面上突伸形成有内凸的斜面121,所述炉底盖3上设置有与该斜面121配合的内凹面(未标号),以通过该斜面121与内凹面的配合,起到密封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安装及定位。所述炉顶盖2、炉底盖3和炉侧壁14围设形成炉膛18,所述炉侧壁14上开设有进出料口 141,所述进出料口 14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传输装置4置于所述炉膛18内且所述传输装置4的端部深入至进出料口 141,当窑炉模块100大于或等于两个时,相邻的窑炉模块100的进出料口 141对接,从而便于陶瓷制品从一个窑炉模块100移入另一个窑炉模块100内。所述支撑装置16抵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植物蛋白(玉米蛋白、大豆蛋白)凝聚机制及植物蛋白基质生物材料(组织支架)的制备技术 2.农产副产物(米糠、豆渣)的高值化利用技术 3.高湿物料(豆渣、果蔬渣)挤压爆破粉碎、干燥一体化加工技术及设备开发
1.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 2.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 3.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 4.自动机械与测控技术 5. 机电装备集成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技术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食品机械、喷雾冷冻干燥技术、粉体技术、流态化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