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醴陵应如何发力?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先要弄清楚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力点是什么?醴陵在长株潭一体化中的比较优势在哪?短板在哪?如何释放其比较优势?如此才能找准醴陵的发力点。 我们先来看,未来长株潭城市群该如何发力?
对此,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已明白准确地提出,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既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赋予长株潭都市圈的重大使命,也是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要紧盯这一目标,扛牢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政治责任,把长株潭作为一个城市来打造,充分的发挥长株潭三市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长株潭一体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要充分发挥长株潭三市高校群体优势和引领作用,以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年轻人友好城市、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等为抓手,增强长株潭都市圈的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做实做细生态绿心保护,深化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互促共进。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系统推进,紧盯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强化统筹调度和支持保障,确保议定的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形成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显然,省委书记已划出重点,长株潭三市该如何发力?如何推进并抓好落实?长株潭三市都需要找准发力点,三市齐发力,定能成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闪耀的都市圈。同样,醴陵市也需要思考怎么样释放并实现自身的优势?寻找自己能在哪些细分领域,实现领先?在哪几个方面能争当产业链“链主”?从而吸引更加多的人才和创新产业,形成聚集力、创新力,以此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一道风景线。 那么,醴陵市的优势与短板在哪?先看优势。醴陵市的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有色冶炼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如冶金、化工、造纸等。冶金行业是醴陵市最具竞争力和优势的产业之一,在全省具备极其重大地位。此外,醴陵市还鼓励并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农业方面,醴陵市是湖南省的农业重镇,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源,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较高。近年来,醴陵市在农业现代化上,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醴陵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资源,如小野古镇、麓山风景区等。有很好的文旅资源。
一是产业链完整。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已形成集陶瓷原料、装配、制造、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日用瓷、工业瓷、艺术瓷三大类,共有陶瓷上下游企业15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
二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优势明显。醴陵陶瓷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主体地位,全世界每4个瓷杯就有1个产自醴陵。此外,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年创产值约740亿元,力争2023年突破1000亿元,打造世界级陶瓷文创产业集群。
三是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己显现出活力。醴陵陶瓷企业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例如,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窑炉相比同行更易把控产品质量,人工减少20%。新世纪陶瓷的酒瓶生产基地配备了4条全自动温控辊道窑,全流程智能化率超过70%。
四是文化传承特色鲜明。醴陵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兴于宋元,盛于清末,独创釉下五彩,被誉为“当代国瓷”“红色官窑”。醴陵市全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的系统挖掘和保护,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五是文创产品开发能力较强。醴陵大力发展以陶瓷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及文旅线路,打造贯穿醴陵陶瓷发展历史的瓷光隧道瓷文化旅游风景道,带动陶瓷产业向更高附加值环节迭代升级。
此外,醴陵市的科技创新潜力有很大发展空间。醴陵市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2024年,全市申报全社会研发投入14.3亿元,落地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5个,创建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创新站2家,裂变创新成果企业9家,上榜全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尽管醴陵市的工业和农业发展较好,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某些行业可能会增加经济波动风险。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多元化发展,减少对单一行业的依赖。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醴陵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末来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新品研发,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人才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醴陵市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末来应着力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谈醴陵的短板,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与江西的景德镇市进行对比。客观的说,醴陵在交通和区位优势上,远在景德镇市之上。然而,客观的看,醴陵市与景德镇市在知名度和文创品牌影响力上的“差距”却还很有“一段距离”。主要是体现在瓷器市场竞争力和文旅市场的影响力的差距。
在瓷器市场竞争力方面,景德镇被誉为“瓷都”,拥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多样化的产品如青花瓷、釉里红等闻名,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醴陵则以釉下五彩瓷著称,这种瓷器集美学与文化价值于一体,特点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尤其在观赏收藏价值上具有独特优势。
从整体来看,醴陵市和景德镇市均为四大瓷都之一。景德镇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陶瓷制作工艺,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醴陵虽然在陶瓷艺术方面有独特之处,但在旅游开发和陶瓷市场推广方面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利用其文化资源吸引更多游客。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是醴陵在长株潭一体化中的重要发力点。醴娄南线月通车,这将极大地提升区域的交通便利性。此外,东城大道和株莲高速的通车也为醴陵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醴陵的吸引力。
其次,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也是醴陵的重要发力方向。醴陵积极引进新兴起的产业,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配套承载区”,承接株洲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溢出机遇,并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机遇。通过引进新兴产业,醴陵将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产业发展方面,醴陵的陶瓷和花炮等传统产业也在不断创新,申报全社会研发投入14.3亿元,落地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5个,创建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创新站2家,裂变创新成果企业9家。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也是醴陵在长株潭一体化中的重要发力点。醴陵城区完成了多个微公园的提质改造工程,提升了城市的景观品质和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醴陵还进行了老城片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解决了雨污混排、汛期内涝积水、河道水质黑臭等问题,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最后,做强做大做优陶瓷文创和文旅产业,是醴陵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中,独具特色,且是无可替代的发力点。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资源和产业基础。
醴陵市作为中国陶瓷之都和中国花炮之都,拥有丰富的陶瓷和烟花资源。这些独特的资源使得醴陵在文旅融合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通过深层次地融合陶瓷、烟花、美食资源,醴陵应释放其独特的文旅优势,让中外游客在这里体验“沉浸式”的陶瓷文创旅游,感受独一无二的文旅特色“IP”。应在“陶瓷+烟花+文旅”融合发展上,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用于奖励为醴陵文旅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市场主体和个人,以利于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和文创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要充分算力和AI等创新工具,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开发,要站在提升醴陵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高度,来释放醴陵的优势。 综上所述,尽最大努力,释放醴陵独特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是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的最好抓手,也是醴陵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中的最强有力的发力点。唯有如此,醴陵才能更好捕捉产业变革风向、抓住时代机遇,力促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给传统产业,赋予“AI智慧大脑”。换言之,醴陵市应深耕陶瓷文创细致划分领域的优势, 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甚至是全国和全球的陶瓷文创产业链的“链主”。
陶瓷电容,纳米级别层级研究陶瓷材料理化性能,原子级制造陶瓷,量子级别层级研究二维材料理化性能,也许陶瓷不尽耐几千度高温,而且强度强于碳纤维
再过三十年将会自然形成一体化!人为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长远眼光而无团队精神!各打各的不可能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