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如空窑2小时之后,应停下急冷风机,冷却轴流风机,或冷热交换风机,停止窑尾出砖滚台。如是有计划空窑2小时之后,降温至800-1150度。
7.4.4恢复生产进砖时,应注意窑头进砖整齐,控制入窑温度,防止炸坯,当预热带达到正常进砖温度后,关掉处理口,保证窑内压力;
3.3检查整个窑炉的运转情况:包括各风机与供气管运转情况、各燃烧情况、产品烧成情况、风机冷却水运作情况、火嘴与气管有无漏气现象;检查助燃风压情况;
6.8各岗位操作员上班时必须穿好防护用品,坚守岗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记录。
6.9全厂煤气设备、管道、阀门及附属设备,必须划分区域,明确分工,指定专人管理。
7.1.1发生停电超过5分钟时,应立刻关闭水煤气总阀和各区叠阀及各个烧嘴的球阀,依次从预热带往烧成带做相关操作。必须将仪表自动改为手动。
7.1.3窑工当班途中,发现气压不稳定,应及时通知气站联系调到适当的压力!
7.2.3抽出叠坯段热电偶,抽掉叠坯处的辊棒,让坯掉到窑炉底下,打开事故门清出落坯;
7.2.4处理完后升够温度,然后打开传动正常进砖,并巡查前面的辊棒有无断棒。
4.2.6检查窑炉气路总阀是否处于开通位置,关闭各区电子阀、叠阀及各个烧嘴的球阀;
发现辊棒断棒,应立即抽出断棒,更换新棒,如发现有掉坯或堵坯现象,要视情形降低温度,停止或来回转断棒前的传动电机,清出落坯,更换新棒。
7.4.1根据空窑时间长短决定是不是降温,如空窑10分钟内,预热带允许高于设定温度30摄氏度以内,烧成带允许低于设定温度5摄氏度以内,如空窑在半小时以内,温度控制在正常温度不高于10—20摄氏度;
3.1了解生产品种、上班的生产产量与质量情况、设备正常运行情况,明确产品质量控制要求——可通过作业现场的管理看板/质量记录/温控表上的温度曲线窑炉点火前必须确认煤气已送入窑体管道,严禁在煤气管道负压下点火。
6.3点火前必须对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确认各焊点、焊缝、连接位置、螺栓孔位等处试压后不泄漏。
6.4点火前必须先开启窑头排烟和助燃风机,确认风机运转正常,才可以进行下一步骤操作。
4.1窑炉烧成曲线窑炉温度曲线必须由窑长或主管设定,转换产品规格/系列或生产的基本工艺改变时由窑长负责修订温度曲线设定曲线后,由窑长在温控表旁边贴上标签,并做好标识,标签格式如下:
4.1.3因烧成造成有质量异常或烧成温度超出允许偏差范围时,窑炉工须及时反馈给窑长,由窑长负责调节.
每周由保养工负责对各管道的检查,用测定仪在各管道的接口,检查是不是有漏气,如有漏气,应对螺丝加固,一些焊接处应找机修或有关专业人事处理,保证供气管道无漏气现象。
8.1待砖坯走完烧成区后,降低窑炉温度至850℃,关闭预热带电子阀、叠阀及各个火咀的球阀,组织人员更换辊棒。
8.2换棒后升温将各仪表气压开度用手动调整在35—40﹪之间,待温度升到接近原先设定值后调回自动,通知进砖。
7.1.2来电后,将窑炉煤气管道排空阀打开,开启排烟风机,助燃风机,待窑炉煤气总压力稳定为13Kpa正常后,打开总电磁阀,由上2组往前开启各组分电子阀,打开各支枪的球阀,点火正常后,关闭排空阀;如果停电时间长,或更换辊棒,升温时气压开到一定位置(30-40%)即可,缓慢升温,开度严禁全开,温度升到与原先设定温度相近,即可换回自动,检查各支枪燃烧是不是正常,稳定温度,通知窑头进砖。
7.4.5待砖走到急冷区前一区(砖厚)或后一区(砖薄)时开启急冷风机,防止造成风裂,产品出窑后及时检查砖的尺寸和质量。
7.5.1在转产前由窑长/窑炉主管分析试烧产品有无黑心、变形、尺寸、釉面光泽度等异常,设定烧成曲线窑炉工将转产产品的入窑时间做好记录,以便窑长/窑炉主管调温、调速。
窑炉工必须懂得各种灭火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如燃料或电路起火,参照《火灾事故解决的方法》做处理,同时通知有关人员,直到有关人员通知回到正常状态方可从窑尾依次向窑头开启传动电机,并将烧成带前传动打来回滚动状态,直至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才将传动打回正常运转状态,并通知窑头进砖。
7.7.1如遇风机烧坏,应马上关掉风机电源,关掉坏风机闸板,打开备用风机闸板,启动备用风机,并调回原来的风压,使生产尽快达到正常状态。
如果突然停气,应立即打开窑炉管道排空阀,将各仪表气压开度用手动调整在35-40﹪之间,同时与气站联系,了解停气原因,及多长时间恢复,如时间长,可以停止急冷风机,抽热风机,来气后缓慢升温,温度接近原先设定值后,可以调回自动,将排空阀关闭,启动风机及传动,正常运转。
窑炉总气压偏高时,应及时通知气站降压,或将排空阀打开,防止造成高压跳闸,气压偏低时,及时通知气站加压,适当将窑速调慢,稳定窑内产品质量,气压正常后,能恢复窑速正常运行。
2.1窑长负责设定窑炉烧成曲线、窑速(烧成周期/传动)、风机闸板、风压及油压的调节。
2.2.1负责窑炉燃烧系统、传动系统、风机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巡查、调节等。
4.3.1常常检验核查窑头进砖情况,氧化铝涂层情况,每班必须按工艺要求检测氧化铝。
4.3.2经常分别从窑尾、窑头向窑内观看,看窑内有无非正常现象,如发现异常及时跟踪解决。
4.3.4常常检验核查烧嘴燃烧是否良好,温度是否稳定,及时清洗整理烧嘴结焦,检查气管是不是漏气,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察觉缺陷及时处理;
7.7.2如助燃风机、排烟风机烧坯,应立马停止窑头进砖,关掉坏风机电源,关风机闸板,打开备用风机闸板,启动备用风机,启动电子总阀,检查各个烧咀燃烧情况,调回原来的风压和窑压,使生产尽快达到正常。如超过10分钟处理不了,应立即关闭各区的电子阀、叠阀及各个火咀的球阀并及时反馈给上级主管和相关人员。
4.2.8启动排烟风机、助燃风机,开启窑炉电子总气阀,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烧成带烧嘴,启动余
4.2.9达到设定温控点,将砖坯送入窑炉,并应注意窑头进砖是否整齐,有无炸坯现象;
4.2.10产品通过烧成带进入急冷段后,开启急冷风机,当产品出窑,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后开启冷却风机,同时检查产品是不是有变形、黑心、大小头、风裂等现象。
4.3.5每隔1小时在《窑炉温控记录表》记录温度一次,每30分钟记录一次厚度和尺寸;常常检验核查产品的烧成外观品质,如大小头,缩腰黑心,过火及规格、变形等,发现质量上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通报有关人员,并做好记录。
4.3.6每隔1个小时检查风压、气压是否稳定,水煤气气压控制10-13Kpa,助燃风压控制1.0-1.5Kpa,每班接班必须将过滤罐排废水一次。
9.1砖坯走完烧成区后开始缓慢降低窑炉温度,砖坯全部出窑后停急冷风机、冷却风机,并组织人员将预热带辊棒抽出,防止辊棒裂断;
9.2窑炉温度降至500℃,关闭电子总阀、手动总阀、各区电子阀、叠阀及各个烧咀的球阀。
6.5点火前或火咀熄灭后必须用空气对窑炉炉膛进行吹扫,确认炉内没有残余煤气后才能点火。严禁火咀熄灭后未关闭火咀就马上进行点火操作。
6.6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易挥发液体燃料来点炉,必须用电子打火器点Fra Baidu bibliotek;严禁在停电停气后未打开排空阀时点火;禁止先开煤气后点火,防止炉内积煤气产生轰然或爆炸。
6.7严禁在车间内抽烟,生明火,乱接临时电源,严禁在窑炉旁烘、烤任何可燃物品。
3.7检查窑头进砖是否紧密整齐、氧化铝或氧化镁比重是不是正常、坯体氧化铝或氧化镁的涂层情况;
3.9发现异常并查找原因,协同当班人员解决,并做好记录,若接班时未检查设备,导致接班后发生生产质量事故,责任由接班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