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书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书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 辊道窑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书

2024-12-26 05:12:33 辊道窑
产品详情:

  辊道窑由于窑内温度场均匀,来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快烧提供了条件;而辊道窑中空、裸烧的方式使窑内传热速率与传热效率大,又保证了快烧的实现;而快烧又保证了产量,降低了能耗。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并能和其它生产设备组成完整的现代化生产线。所以,辊道窑是当前陶瓷工业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先进窑炉,在我国已得到愈来愈普遍的应用。

  两侧坯体与窑强之间的距离取100-200mm,假设B=2.5m,根据所定内宽B,计算宽度方向坯体排列的块数为:

  在设计过程中,我对窑炉设计及施工全套工艺流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一些体会,对将来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对未来的工作做了一些规划,也充满了希望,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最后能轻松的获得成功。

  现代辊道窑辊上高、辊下高的确定原则是保证可处理废品和为砖尺寸的整倍数。

  本设计采用的辊下高均为66.5×6=399mm,再加上孔砖的一半高度60mm和一层陶瓷纤维纸的厚度1mm,总高为460mm。

  只要窑内温度均匀,各阶段都可以加快。但氧化和烧结却要按照反应所需要一些时间来控制。在制定合理的烧成制度时,还应该要考虑窑的结构究竟升温和降温速度多少才能使窑内温度均匀,以保证整个横截面上的制品烧热,要综合上述原则进行制

  对于辊道窑而言,窑内容易保证均匀,因此能快速升温与冷却.现对各阶段所需时间进行分析:入窑水分1.0%,升温速度达150~200℃/h便会使制品开裂.对于辊道窑来说,快速升温阶段不是石英转化的危险阶段,但是在此阶段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反应需要足够的时间.氧化反应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最高烧成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急速冷却阶段是产品处于塑性阶段,故可以较快地冷却制品,但是急冷后期(也即700~400℃时)降温速率应减慢(因为制品在此温度段时,已基本硬化,若冷却过快,由于膨胀收缩的原因,易使制品炸裂),400℃以后随着制品强度的增加,能够迅速冷却.现在具体列表如表-1所示:

  辊道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快烧连续式工业窑炉,目前已大范围的使用在釉面砖、墙地砖、彩釉砖等建筑陶瓷工业生产中,它代表了陶瓷工业窑炉的发展趋势,是因为辊道窑具备其他陶瓷工业窑炉无可比拟的优点。

  辊道窑断面呈扁平形,制品一般为单层焙烧,故上下温差很小;辊上下还能同时加热,并且制品不装匣钵(采用裸烧),传热速率加快,窑内断面温度也均匀,从而快速缩短了烧成时间,保证了快速烧成的实现。辊道窑普遍广泛采用新型轻质耐火材料,并且取消了窑车和匣钵,仅用薄垫板,建筑瓷砖还大多不用垫板,使热耗大为降低。辊道窑属中空窑,窑内阻力小,压降也就小,故窑内正负压都不大;加上辊道窑无曲封、车封、沙封等空隙,窑体密封性能好,减少了漏风,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热利用率。没有了窑车吸热,也就没有了车下漏风,也就保证了窑内上下温度的均匀。

  本设计的题目是日产1.4万㎡抛光砖气烧辊道窑。说明书里面具体论述了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诸如窑体结构、排烟系统、烧成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等.同时详细的进行了对窑体材料的选用、热平衡、管路、传动设计等的计算。

  本设计所采用的燃料为水煤气,在烧成方式上采用明焰裸烧的方法,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又节约了能源,辊子运输可减少窑内装卸制品,和窑外工序连在一起,操作便捷,同时具备极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在燃烧及温度控制上采用PID智能仪表,可以很方便的调节和稳定烧成曲线

  窑内宽为窑道内两侧墙间的距离,随着辊子材料的品质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辊道窑的内宽有进一步加宽的趋势。增加辊道窑的有效内宽能大大的提升产量、降低能耗。

  在确定窑的内宽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辊子长度、窑墙厚度、还应该要考虑水平方向温度的均匀性等因素。根据产量,所用的燃料,窑内传热等因素,粗略确定内宽的尺寸,设计为B米,成品的尺寸为600×600mm,制品的烧成缩和磨边倒角的总损耗取10%。

  但是为了利于烟气排除窑外、压力控制和温度制度的实现,加速预热带的升温和冷却带的降温速度,本设计采用加宽预热带和烧成带的内宽,取2600mm。

  辊距的确定原则:1/5-1/3的制品长度,但是考虑到该窑炉比较长且产量比较大,且根据实际生产经验600×600的砖辊距一般取85mm,本设计采用85mm的辊距。同时单元节长度一般为2 m左右,本设计预热带前部和冷却带部分采用27根棍棒,所以单节长度为2295mm;预热带后部和烧成带采用22根棍棒,所以单元节长度为1870mm,之所以采用1870mm的单元节长度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烧嘴密度,加速搅拌促进温度均匀分部,以达到设定的温度曲线

  辊道窑的工作系统包括排烟系统、燃烧系统、冷却系统等,下面是各系统的安排及位置情况:

  明焰辊道窑可分别从窑顶和窑底设排烟口,本设计采用准集中排烟法排烟。在第1、2、3、5、7、9、11、13节设置顶抽和底抽。在各烟口分别用圆管引出,汇总到窑顶、窑底的排烟支管中,最后连接到总管进行集中排烟。在7-9节窑顶设置放排烟风机的平台,并排布置一级排烟风机和二级排烟风机,左右各一台,其中一台备用。

  本说明书内容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工作系统的确定、窑体材料的选择、燃料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传动计算、管道尺寸阻力计算、风机的选型及工程材料概算。

  2、制图规范,图面整洁,图纸齐全(窑体结构、管路、钢架、传动、异型砖等);

  窑炉的烧成制度取决于坯釉料的组成和性质、坯体的造型、大小和厚度以及窑炉结构、装窑的方法、燃料种类等等因素。而烧成制度最重要的包含温度曲线、压力曲线和气氛控制。根据不一样的产品的要求,确定温度曲线、气氛性质,压力曲线是实现温度和气氛性质的主要控制条件,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承。